鼻咽癌(NPC),一种主要发生在鼻咽或上咽喉区域的恶性肿瘤,以其高发率在耳鼻喉科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。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,每年全球新增鼻咽癌病例超过13.3万例,其中约46%的患者来自中国。在中国,该病发病率存在显著地域差异,华南地区如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份的发病率尤为突出,而北方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。
临床表现及早期症状
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多样,容易与其他良性疾病混淆,导致误诊。例如,鼻咽侧壁肿瘤可能压迫咽鼓管,造成中耳积液,常被误认为是分泌性中耳炎;“回吸性涕血”可能被误诊为咯血,导致患者反复求诊于呼吸科。其他常见症状包括鼻塞、听力减退、头痛、面部感觉丧失、眼部症状、开口受限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超过70%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,这使得早期识别鼻咽癌成为提高治愈率的关键。
关键症状包括:
- 鼻血和流鼻血: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吸回的鼻涕中带有血液或鼻涕中混有血丝。
- 耳鸣和听力减退:通常表现为单侧耳朵的闷塞感、耳鸣和听力下降。
- 鼻塞:由于鼻咽部肿瘤增大引起的一侧或双侧鼻塞逐渐加重。
- 头痛:持续性的单侧疼痛,其具体位置和疼痛程度与肿瘤侵犯部位和范围有关。
- 面部感觉丧失:当三叉神经受到压迫或侵害时出现表浅感觉异常。
- 眼部症状:视力下降直至完全失明、视野出现缺失等。
- 开口受限:疾病的晚期表现之一。
- 颈部淋巴结转移:大约40%到50%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主要症状是颈部出现肿块。
诊断与治疗
对于疑似鼻咽癌的症状,实验室检测项目如EB病毒DNA拷贝数的测定、EB病毒抗体的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评估尤为重要。辅助检查项目包括五官检查、颈部触诊、脑神经检查和纤维鼻咽镜检查等。影像学检查中,CT和MRI有助于确定肿瘤扩散范围和颅底骨质破坏情况。MRI在清晰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方面表现更佳,在诊断、分期和疗效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综合防治策略
面对鼻咽癌的严峻形势,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防治措施。加强健康教育、提升公众防癌意识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、强化早期筛查和诊断、优化治疗方案等都是有效手段。特别是早期筛查,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。例如,鼻咽癌I期患者的10年生存率高达98%,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40%。
总之,尽管上述症状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鼻咽癌,但它们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告信号。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加重,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。早期发现和治疗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,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。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积极探索鼻咽癌的精准防治策略,有望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,保护更多人的健康。
【可愈有道】是国内权威的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,拥有全球多家知名医院的合作转诊医疗资源。如果您想要快速办理美国/日本/英国等国家出国看病、国际专家远程咨询、日本体检等业务,欢迎拨打免费热线:400-678-6998 进行咨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