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。2022年的数据显示,全球新增病例达到865,269例,同时有757,948例因肝癌死亡,使其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及第三大致死的癌症类型。在中国,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肝细胞癌、肝内胆管癌以及混合型肝细胞癌-胆管癌,其中约80%的病例属于肝细胞癌。而在日本,肝癌发病率为10.4/10万,死亡率为4.8/10万,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。
日本在晚期肝癌治疗方面的领先地位
日本在肝癌治疗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,这主要归功于其先进的医疗技术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持续的创新研究。日本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广泛普及,使得大量患者能在疾病早期接受有效治疗。对于晚期肝癌,日本亦构建了一套成熟的治疗体系,包括微创手术、精准药物治疗、质子束治疗、介入治疗以及细胞免疫治疗等多种综合手段。
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
对于具备手术适应症的晚期肝癌患者,手术切除依然是首选方案。研究表明,肝切除与肝移植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80%。随着腹腔镜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技术在日本的普及,手术创伤显著降低,恢复速度加快。例如,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,在失血量、输血需求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。此外,机器人手术也显示出显著优势,如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降低开腹率。
转化治疗拓展手术机会
转化治疗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肝功能、缩小肿瘤体积等,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手术切除或肝移植机会。日本研究人员利用索拉非尼对FGFR4阳性的不可切除晚期肝癌患者进行治疗,取得了显著成效,使患者成功接受了肿瘤切除术,并在术后长期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。
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
近年来,靶向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。日本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索拉非尼、乐伐替尼等,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-1/PD-L1单抗则主要用于解除免疫抑制。贝伐单抗与阿特珠单抗的联合使用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;纳武利尤单抗与伊匹单抗的双重免疫疗法也是重要选择之一。
先进的质子治疗
质子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放射治疗方法,具有穿透力强和精确度高等特点,能有效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。筑波大学的研究表明,质子疗法在治疗晚期肝癌方面,患者总生存期和中位生存率均大幅提升,尤其是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来说,其效果与部分肝癌切除手术相似。
介入治疗的应用
介入治疗是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。日本在消融治疗(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)和动脉灌注化疗(HAIC)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这些方法通过直接阻断肿瘤供血或使肿瘤升温、凝固、坏死来控制病情发展。
NK细胞免疫疗法的突破
《Oncotargets and Therapy》期刊报道了一个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通过NK细胞免疫疗法实现带瘤生存的案例。该疗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,显示了NK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意义。
综上所述,日本在晚期肝癌治疗方面展现了较高的治疗水平和生存率,得益于其先进的医疗技术、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持续的创新研究。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,选择在日本接受治疗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